《牧馬人》詮釋父輩青春 上演陽光燦爛的日子

來源:時尚少女範 2.56W

年代軍旅情感劇《牧馬人》眼下正在草原緊張拍攝。”  李洋表示,劇中的年輕人沒有在時代悲劇中沉淪,而是在草原生活和情感溫暖下堅強成長,用一種激揚向上的生活態度燃燒了青春。

《牧馬人》詮釋父輩青春 上演陽光燦爛的日子

《牧馬人》於榮光劇照

《牧馬人》曹磊劇照

《牧馬人》劇照

本站娛樂訊 年代軍旅情感劇《牧馬人》眼下正在草原緊張拍攝。該劇講述了父輩們的青春物語,再現了60年代青年人在茫茫草原實現理想抱負的勵志故事。總策劃兼總監製李洋(微博)表示,雖然知青故事總讓人聯想到苦澀、傷痛,但該劇並未刻意追求知青歲月的艱辛,反而如同“陽光燦爛的日子”,呈現出父輩蓬勃激揚的生命狀態,令人振奮。

草原知青生活不傷痕

以盧新華(微博)小說《傷痕》為起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國文壇出現反思知青生活的“傷痕文學”現象,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由此,影視領域也相繼出現一批“傷痕”影視作品,如電影《牧馬人》等,掀起了巨大轟動。在眾多文學作品或影視劇表現中,知青故事往往都與“苦澀”、“屈辱”、“傷痛”這些字眼相聯絡,令人為命運磨難而唏噓。然而同為知青題材,電視劇《牧馬人》卻“反其道而行之”,以火熱滾燙的青春成長史一掃知青陰霾,用情感與希望撫平了特殊時代的傷痕。

《牧馬人》雖然扣在“文革”這樣一個平臺上,但文革只是時代背景,不是這個劇的表現主題。李洋說:“影版《牧馬人》改編自傷痕小說《靈與肉》,是時代反思作品。但劇版《牧馬人》獨立存在,與傷痕無關。雖然裡面也有傷害、誣陷和不幸,但是這個劇的看點以及劇情聚焦力沒有去展示那個年代因為動亂給某個家庭或是某一些人物帶來的命運的不公或是受到的一些巨大傷害,我們沒有流連在這兒。我們還是主講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溝通,在那種大的草原文化,特別是蒙古族文化大的懷抱下,在人與自然大前提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味道是它的獨特之處。”

激揚青春釋放“正能量”

《牧馬人》是一個男人戲,是草原版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是李洋對這部年代軍旅情感劇的基調定位。

“因為這裡沒有寫災難,儘管是文革,但是劇作的態度是很冷靜的寫事件,不誇張,沒有揪鬥、大字報、打砸搶……,寫的是兩個小孩從北京到草原的那種生命的狀態。從那種在城市裡的躁動不安中迴歸到大自然,找到了快樂,應該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因為草原牧民們陽光健康的生活對他們有強烈的感染。”

李洋表示,劇中的年輕人沒有在時代悲劇中沉淪,而是在草原生活和情感溫暖下堅強成長,用一種激揚向上的生活態度燃燒了青春。“一開始這個時代的悲劇氛圍就壓在了人物命運頭上 ,主人公面對這種悲劇氛圍應該怎麼辦呢?是自暴自棄,自怨自艾還是說自虐,沒有,而是以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悲劇的環境,獲得了人生的歷練。從這點來說,我覺得用陽光燦爛的日子來形容更加貼切 ,把逆境作為你人生的動力來對待 ,所以這個劇講的是壓力變動力,悲劇變正劇的青春讚歌,引人振奮。”(JH/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