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祭父》被改編成動畫片獲獎(圖)

來源:時尚少女範 1.85W

滄桑豪邁的陝北說書,精巧多彩的陝北布堆畫,再加上原汁原味的陝北語調,近日,一部11分鐘的動畫片《賣豬》在網路上火爆,並登上土豆網首頁。在動畫片中,在集市上,有一段原汁原味的陝北說書,對於這段陝北說書,陳西峰說這也是他們專門找的陝北的民間說書藝人錄製的。

賈平凹《祭父》被改編成動畫片獲獎(圖)

《賣豬》海報

滄桑豪邁的陝北說書,精巧多彩的陝北布堆畫,再加上原汁原味的陝北語調,近日,一部11分鐘的動畫片《賣豬》在網路上火爆,並登上土豆網首頁。這部故事取材自陝西著名作家賈平凹1989年發表的作品《祭父》的部分內容,動畫片不但用極具陝北風情的原生態元素打動了中國的觀眾,也用濃郁的中國特色打動了外國觀眾,在今年的“第11屆東京動畫大獎”獲得最佳公募作品獎。

內容 賈平凹的故事 黃土高原的背景

作為這麼一部極富西北風情的動畫片的導演,陳西峰認為這是自己多年來堅持原創的結果。在西北的窯洞裡品味著西北風情長大的陳西峰如今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動畫公司,從上學到創業他心中一直有一個原創的夢想,堅持多年,通過這麼一部富含濃郁西北風情的原創動畫《賣豬》展示了出來。昨日,本報記者採訪了陳西峰。

看著黃土高原特有的風格,很多人特別想知道陳西峰為什麼會想到做這樣一部片子,又是什麼樣的機緣碰到了賈平凹的這部作品。對於大家的這些疑問陳西峰說這其實是自己一直的一個夢想。

“我一直都想做中國風的系列動畫片,西藏風情、陝北黃土高原等等。接觸到這個故事是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講了一個故事,就是這個有關賣豬的故事,我當時就想把這個做成動畫片,我是甘肅人,小時候就在窯洞長大,體驗過這樣的生活,特別喜歡黃土地的氣勢以及黃土地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的背景原來不是陝北,我們採用了賈平凹的故事,然後放在了陝北黃土高原這樣的背景下,在準備做這個動畫片之前,我還特別和賈平凹先生做了溝通,他贊同我們做這樣形式的一個動畫片,在動畫片出來之後,我還特別給賈平凹先生寄了DVD。”

元素 陝北說書 陝北布堆畫

“在這個動畫片裡有很濃厚的陝北風情,陝北布堆畫、陝北說書這些元素都是在當地體驗生活感受到的,我們住在榆林地區,米脂、延安、靖邊都去過,我們一共去體驗過三次生活,每次都是20多天,我們就住在老百姓的家裡面,睡在炕上,體驗黃土高原的風情。”陳西峰說。

在動畫片中,在集市上,有一段原汁原味的陝北說書,對於這段陝北說書,陳西峰說這也是他們專門找的陝北的民間說書藝人錄製的。“我們當時在米脂縣的一個集市上聽到這位老藝人的表演,一下子就被打動了,就找到這位老藝人專程錄製這段說書。老藝人說自己的師傅是當年給毛主席說書的,還讓我把動畫片做好之後一定要給他寄DVD。”陳西峰說老人讓大家很感動。

風格 本土特色不是越土越好

因為獲得了2012年的“第11屆東京動畫大獎”最佳公募作品獎,很多人對於這部動畫片獲得國外評委的關注也很關注,在很多網友看來,這部展示中國西北風情的動畫片使用中國的特色文化打動了評委,陳西峰對此表示同意,他說:“我們有很多民族文化的好東西等待挖掘,等待展示。而這部動畫可以說是一部青澀的片子,是我的處女作,它的原創的東西就是我們對本土中國元素的體現。”

但是也有網友表示,這部展示中國土生土長的文化的動畫片能獲得國外評委的關注,是不是也和一些電影展一樣,在用中國土的、落後的東西打動別人,對此,陳西峰表示大家誤解了他。“打動外國評委的是一種文化的差異吧,我們如果來做現代的東西,肯定做不過美國和日本,因為這些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而屬於我們自己民族的好的東西,在等待著我們演繹出來,表達出來。這種文化的差異,是我們的中國文化特有的差異,我們的美術風格有著中國獨有的特色,而中國的這種特色恰恰是現代的動畫表現形式所缺乏的。當然,從另外一點上來說好的東西不是越土越好,我們這個片子沒有醜化任何東西,也沒有討好任何人,就是在展示自己民族的東西。”陳西峰說。

發展 中國動畫崛起需要小火慢燉

《賣豬》獲得了關注,陳西峰對於中國動畫的發展也有他的看法。“一部好的動畫電影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好的故事,獨具特色的美術風格和好的音樂。”陳西峰說,動畫電影投資是一項需要投資特別大的專案,不是簡單搞一個基地就能成功的,既需要政策扶持,也需要多多鼓勵內容的創新。

“現在國內對於動畫的發展有兩種態度,我不是很贊成,一種就是動畫的速勝論,認為中國幾年時間就能趕超日美,希望通過急功近利的投資達到這個目的,這是不可取的。其二就是行業內認為中國做不了動畫,創作者都在孤軍奮戰。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打持久戰的過程,需要小火慢燉,需要在大企業的支援下堅持下去。”陳西峰說自己還會堅持做中國風的動畫,但是這個過程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因為要做一個70到90分鐘的動畫電影,就不是《賣豬》這樣一個小短片所能承載的了,這是需要很大的工夫和投資的,單靠個人無法完成。

本報記者趙媛

文化評論

與深刻有緣

還記得當初讀平凹先生寫與其父親“賣豬”的悲傷往事,底層百姓命運之波折,歷歷可見,當年曾有同學讀之下淚。此番看了動畫版《賣豬》,應該說,頗得原文神采,而又有所昇華。苦中作樂,笑裡含淚。

與原作相比,場景設定有改變,由陝南而變到陝北,似乎在影像特色上來,陝北更具“陝味”,片中有大量陝味元素,如陝北民歌、陝北說書,如布藝、刺繡、農民畫,如集市上的陝味美食等,還有那望之無盡的川塬溝峁,有絕似寶塔山與乾坤灣的地貌,當然,惟一遺憾是片中的陝西話似乎不那麼地道。該片伊始,是一隻屎殼郎奮力推走一個糞球,與之同時,一輪太陽轟然“跳”起,OK!苦熬苦掙的一天開始了。屎殼郎推糞球,恰如西西弗斯之推石上山,球將至頂而無情滾下,於是西西弗斯只得重新再來一遍,周而復始,永無止息。尋常百姓之悲歡迴圈,亦復如是。

動畫片中,時代痕跡何其鮮明,當是“文革”後期到“改開”之初。一晃三十餘年,百姓面臨之生存境況,有改善,亦有未改處,撫今追昔,似曾相識,使人“穿越”。試看今日域中,還有無人如片中“收購員”般漠視民眾利益訴求?似乎嚴守規定,但是否缺乏了些人情、人性?可以探討。無論如何,此動畫片使原文所繪之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畢呈於前。

曾幾何時,動畫片是“搞笑”或“找樂”之代名詞,與深刻無緣。從當代名家散文中節選以為藍本而製成“嚴肅”動畫片,不僅對陝西,即就全國而言,也不甚多。恕在下孤陋寡聞,目前來看,尚是孤例。

實際上,此間題材並不少,古聖先賢自不必說,珠璣之篇數不勝數。陝西當代作家一些關注現實的力作,不論篇幅與體裁,也皆有可觀者。既有鴻篇鉅製如電影《白鹿原》,也有電視劇、戲劇等,而“最便捷”、投資最小的,當屬動畫片,可以其不無誇張的形式,以“短平快”而吸引“老中青”,為各年齡層、知識段的觀眾共同喜聞樂見。願《賣豬》之後,更多的帶有“陝味”標籤的“豬呀羊呀送到哪裡去呀”,送給五洲四海,去撥動更多人的心絃。王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