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構造是什麼? 主要是6個構造

來源:時尚少女範 2.59W
長城的構造是什麼? 主要是6個構造

1、券門:由於平時不少士兵是守在城下的,一旦有戰事發生,即要登城參加戰鬥,所以在長城內側每隔不遠就建有一個圓拱形小門,稱作券門,有石階通到城牆頂上。

2、垛口:在牆頂外側的迎敵方向,修築有兩米高的齒形垛口,是戰鬥人員瞭望敵情、射擊敵人時掩護自己用的。具體構造時:從牆上地坪開始砌至人體胸腹部高度時,再開始砌築垛口。垛口一般砌築成矩形。垛口上部砌有一個小方洞即瞭望洞。瞭望洞的左右側面磚呈內外八字形,這是為了便於瞭望敵人,又不易被敵箭射中。下部砌有一個小方洞,是張弓發箭的射孔。射孔底面向下傾,便於向城下射擊敵人。古時射孔射程有三限:從射孔上限射出的箭,可中的人心胸以上及頭部,稱中頭彩;中限可射中敵人腰腹部,稱截腰;下限可射中敵人的腿部,稱釘足。如果敵人靠近城牆,射孔就無法發揮作用,只有靠投擲石塊、火球一淚的武器來組織敵人架梯攻城。垛口的寬度約一點五米至一點六米,一般能並排遮掩兩個人的身體,高度約二米,垛口之間距離不大於垛口寬度的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城門中軸線兩側的垛口都是構築成對稱的。

3、 垛牆:又稱雉堞,設在馬道外側,基厚48釐米到40釐米。垛牆上半部開垛口,下半部砌擂石口,與垛口相錯排列,也有每兩個垛口才砌一個擂石口的。垛牆的砌法都是用素灰砌內外兩皮城磚牆,兩皮牆都順砌十字縫,沒有丁磚拉接。牆頂和垛口上再加一層預燒的封頂磚,封頂磚擴等於垛牆頂寬,上面做成坡頂,極個別垛口用垛石口。

4、宇牆(女牆):在城牆頂的內側,修有一道與垛口並行的矮牆,高約一米,叫宇牆,又叫女兒牆,它起著欄杆的作用。構築時,一般是從一層與牆體同寬的壓麵條石開始的,壓麵條石之上開始砌築女兒牆。女兒牆的寬度一般比壓麵條石略窄,用實體牆砌築法,砌六層或八層條磚,頂面砌築一層脊磚,脊磚是專門燒製的,也有的是在施工時用泥刀砍制而成的。

5、單邊牆:所謂單邊牆是當地群眾的叫法,它與普通城牆的區別就在於它僅是一堵薄牆。單邊牆砌在山勢極險、山脊高聳而薄、並且邊牆外側也沒有人馬通過的地段。在北京附近的司馬臺長城就有一段著名的單邊。單邊牆是限於形勢迫不得已才採取的建築型別,大都採用表面未經加工的粗大毛石砌築,以素灰做粘接材料。因為地形多變,單邊牆的高度也不統一,大約在2到3.5米之間。

6、 障牆:障牆一詞是近年來在研究長城的著作中出現的約定俗成的叫法,指的是天梯式馬道上沿大階臺邊緣建造的與垛牆垂直相撞的包牆。其形制、高度與作法都與宇牆相似。它居高臨下,朝向低谷方向,是為了防衛已進入邊牆內側敵人進攻而設定的。最明顯的如慕田峪長城,其邊段城牆上,垛牆已全部殘毀,但在它的內外牆面上都有擂石口的溜道,可見是兩面皆設垛口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