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鵝的10個技巧 養鵝的10個誤區你犯了幾個

來源:時尚少女範 1.77W
養鵝的10個技巧 養鵝的10個誤區你犯了幾個

1、忽視防疫工作

小鵝出生時抵抗能力很差,容易感染流感及其它疾病,因此主要靠接種疫苗來防止疾病的發生。很多人養鵝時會忽視它的防疫工作,或者胡亂使用藥物,有些養殖戶會把治療雞的方法用在鵝身上,這都是不正確的。

2、隨意用藥用量

養鵝戶在發現鵝發病之後,要及時確診,對症下藥,千萬不能夠隨意的去用藥,或者是盲目的加大使用的藥量,必須按照療程給鵝進行一定量的用藥。

3、溫度溼度大

對於剛出生的鵝李碩,室內溫度過低,會造成生長緩慢,應保持在25°左右,等長大之後可保持在20℃左右,溼度一般是在65%左右,平時注意鵝舍內衛生,適當撒生石灰吸溼度,經常通風換氣。

4、不注重消毒

在農村一些養鵝戶非常不注重環境衛生,尤其在鵝生活區域離我們平常生活的地方也比較近,特別是一些農作物的肥料,以及動物的糞便,都是不固定去清理的,也很少去進行一些洗刷的工作。這樣就非常容易感染上一些疾病。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每天都要進行打掃清理糞便,和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以防止汙染。

5、餵養飼料單一

鵝是草食水禽,以食草為主,雛鵝在育雛期,1-2日齡可喂些小米等,以後必須餵給全價配合飼料,這樣才能保證均衡營養。雛鵝在開食後1-2天,就可將嫩草(菜)去老根、雜質,洗淨切成絲餵給,先少給後逐漸增加。

6、隨意開水開食

農戶養雛鵝,有的先開食而後開水(初次飲水),有時雛鵝不能及時飲到水而發生脫水。開食過晚,雛鵝飢餓而過食大量飼料,引起消化不良、糊肛、下痢等疾病。正確方法應該在雛鵝出殼後24-36小時內運到育雛舍,稍加休息,安定後即可飲水。飲水後有1/3的雛鵝有尋找食物表現時就可開食。

7、沒水照樣養鵝

以前老話說得好:清水青草養肥鵝。但是現在有的鵝場,地上到處都是鵝糞,羽毛很髒,沒有水可以洗。有的人會說,一些先進的養鵝場也沒有水,不是也一樣養的很好嘛,關鍵是這些鵝場裝置等各方面都非常先進,普通農戶不能和它相比較,對於普通來說,還是因地制宜的好,以有活水為最佳。

8、鵝鴨混養

有的養殖戶往往會把鴨和鵝混在一起養殖,或者在鵝群裡少放幾隻鴨子。問到原因的時候,很多養戶都說這樣可以預防疾病。其實恰恰相反。鴨的抵抗力不如鵝,疾病比較多,這樣混養很容易互相傳染疾病。

9、用草代替黑麥草

很多養鵝戶種植牧草代替黑麥草,養出來的鵝瘦弱而且羽毛不好看,容易發生啄癖。不可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一種動植物飼料上,應該多種植幾種牧草,做到營養豐富全面。

小編建議:單純的飼料達不到鵝生長的維生素的需求,可以結合速補21 補充預防各種維生素缺乏引起的多種病症,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酮體品質,增強羽毛光澤度,提高飼料轉化率預防各種應急反應。

10、做不做防疫無所謂

鵝的抗逆性比較強,抵抗力比較好,所以做不做防疫無所謂,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鵝的抗病力在禽類中名列前茅。但是現在的集約化養殖環境跟不上,還希望鵝快長,吃的營養也跟不上,生產效能大於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鵝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所以,要想養好鵝,必須提供最佳的生存和生產條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