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誤區 養生常見誤區介紹

來源:時尚少女範 2.8W
養生誤區 養生常見誤區介紹

1、貴的就是好藥:現在,很多人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出現乏力、汗出、失眠多夢、疲倦等症狀。在一些人看來,中藥可以“有病治病,無病養生”,自己有點“虛”,需要進補,因而很喜歡買中藥進補,甚至選擇名貴中藥,如鹿茸、蟲草、西洋參、高麗蔘等。中醫講究“陰陽氣血平衡”,缺什麼才補什麼。“身體有點虛”,卻分不清楚究竟是陰虛、陽虛、血虛還是氣虛,就亂“補”一通。有的人本來身強體壯,覺得“補補總沒害處”,就長期服用某種滋補中藥,結果越補越虛。

2、中藥完全沒有副作用,可以隨便吃:很多醫藥產品在宣傳時,將中藥的副作用幾乎選擇性地忽略,給人“中藥是純天然、無害”的認識。但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中藥仍是藥物,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條是“以偏治偏”,就是運用藥物的偏性來調整人體功能的偏差。藥物本身是有治療作用的,雖然按照現代藥理研究,大部分中藥是沒有肝腎毒性的,但並不代表其沒有其他副作用的。中藥應用不當,會造成機體功能的損害和偏差。

3、清熱瀉火,只需常服涼茶:由於一些產品的宣傳,導致人們產生一年四季都“上火”的印象,大部分人有“上火”症狀。人們常遇到的小毛病如咽痛、牙疼、有點口乾等,一律判斷為“上火”。隨之而來的就是板藍根、青天葵、菊花、夏枯草等統統泡茶、煲湯一起上。清熱解毒的中藥,都屬苦寒藥,中醫辨證適用於實火上攻的症狀,患者服用此類藥後往往會“瀉”,耗損胃氣,導致脾胃虛弱。

4、人人均可用中藥減肥美容:傳統中醫認為,肥胖與痰、溼、氣虛等有關。中藥減肥從益氣、健脾、化痰等著手,利用中藥的優勢,祛溼、活血、健脾、行氣等調整人體臟腑功能,令身體氣血執行更佳,加速新陳代謝。中藥美容是通過中藥的內服、外用來延衰、駐顏或治療損美性疾病的一種綜合治療。如古代本草文獻中記載了很多中藥有“好顏色”、“悅澤人面”、“白麗”等功效。目前市面上很多自稱含有中藥成分的減肥美容保健品中含大黃、蘆薈、番瀉葉,甚至新增西藥激素等,包裝成了各種“潤腸、通便、排毒、瘦身、養顏”的保健品。大黃、蘆薈、番瀉葉實際為瀉下藥,會引起腹瀉。中醫講究辨證施用,減肥美容也不例外,因此中藥減肥美容應找專業中醫師諮詢後方可應用。

5、人人都用一個食療方:食療是千百年來,華夏文明飲食文化的瑰寶,在防病保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今某些食療宣傳非常火,療效誇張,彷彿通過食療,身體不適就立馬緩解。有各色食療養生館,觀其食譜,大部分是甲魚、海蔘、鮑魚、烏雞之類的滋補食材,也有如西洋參、黨蔘、黃芪、山藥、枸杞子、青天葵等平補及清熱解毒中藥,雖樣式繁多,但一般都是簡單拼湊,不能根據食用者體質搭配,造成重花樣而輕藥效,使食補不能達到“補”之功效。一鍋大湯豈是人人適宜。

6、滋補品多多益善:官方公佈的既是食品又為藥品的中藥名單有101種,如山藥、山楂、白果、白扁豆、龍眼肉(桂圓)、百合、阿膠、蓮子、薏苡仁等。藥食同源是中藥特色,這些品種雖是食品但也是具有藥效的中藥,大量或過量使用會引起身體的不適,如阿膠性滋膩,脾胃虛弱的女性服用後,會出現食慾不振、胃部飽脹等症狀。

7、一個膏方,你用我也用:膏方具有補虛和治病兩大特點。中醫理論認為,人的生命活動以陰陽臟腑氣血為依據,陰陽臟腑氣血平衡則能健康無恙,延年益壽。《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這是中醫養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訂膏方的主要原則。我國民間有冬令進補膏方的傳統習慣,因此許多人認為,“膏方是很補的”。“進補”含義是指補充人體的營養物質,調節或改善人體的生理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而膏方除了能“補”之外,還有治療疾病的功效。每劑膏方都是中醫專家針對每個人的症狀和自身特點而專門擬定的,應一人一方。就算是協定膏方,醫生也會根據患者的體質,辨證使用。故膏方“純補”之說並不正確,不要盲目追崇膏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