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印象深刻的情節 覺醒年代印象深刻的情節有什麼

來源:時尚少女範 1.43W
覺醒年代印象深刻的情節 覺醒年代印象深刻的情節有什麼

1、與窩棚邊一對爺孫的對話

他們先是與一對來自安徽鳳陽的爺孫攀談,看著老人懷中快餓死的小孫女兒,陳獨秀掏出隨身帶的幾塊洋錢——對於當時的底層百姓來說,這些錢堪稱一筆“鉅款”,按理說,老人應該感激涕零。然而,當老人看到陳獨秀手中的洋錢時,並沒有千恩萬謝,反而失望地問:這些錢對我們沒啥用處。你們有吃的沒有?看著老人懷中餓得奄奄待斃的小女孩兒,陳獨秀一時語塞,欲哭無淚。李大釗只好說:老人家,收著吧,這些錢還是管用處的。

2、與海河邊一位老人的對話

這位老人正獨自在河邊放河燈祭奠亡魂。陳、李二人來到老人身旁,奇怪地問他為何會祭奠這麼多親人?老人說,這些亡魂是當年死去的義和團兄弟們,二十年了,誰還記得他們?李大釗安慰道:他們為了國家而死,是值得的!老人竟激憤地反駁:為了這樣的國家,值得個屁!

顯然,在緊接著陳獨秀、李大釗握拳宣誓、相約建黨的標誌性情節之前,安排這樣的兩場對話,是有著很深刻的涵義的:與那對爺孫的對話,寓意著當時絕大多數底層百姓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理論,而是淺顯卻實際的行動:陳獨秀手中的洋錢隱喻著那些高尚時髦的改良主義理論——雖看上去頭頭是道,但遠水不解近渴,勞苦大眾需要的是能馬上救命的幾口乾糧!陳獨秀的尷尬,正寓意著他曾經篤信的“二十年不談政治”的改良主義思想在解決現實中國問題時的尷尬。

與義和團老人的對話,則寓意著暴力革命必須以推翻舊有政權體制為目標,否則解決不了問題。以我的理解,在這裡,創作者並非為義和團叫好,而是將義和團運動視作中國底層民眾使用暴力改變自身命運的一次嘗試——義和團的“扶清滅洋”的悲慘結局,印證了在維持舊體制的前提下的暴力變革同樣毫無出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