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男士機械錶手錶 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

來源:時尚少女範 7.52K

手錶男士機械錶,或稱為腕錶,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顯示時間的儀器。 手錶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膠、尼龍布、不鏽鋼等材料,製成錶帶,顯示時間的“表頭”束在手腕上哦

展示男士機械錶手錶 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

手錶男士機械錶,或稱為腕錶,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顯示時間的儀器。 手錶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膠、尼龍布、不鏽鋼等材料,製成錶帶,將顯示時間的“表頭”束在手腕上。
手錶的製作及生產都基於一個簡單而機智的發明,這就是“彈簧”,它能夠收緊並儲存能量,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釋放出來,以推動手錶內的執行裝置及指標,達到顯示時間的功能,手錶內的這種彈簧裝置被稱為主彈簧(Mainspring)。手錶構造手錶由表頭、錶帶(表扣)組成。 其中表頭的零部件包括:機芯、錶殼、底蓋、鏡面、字面(常說的錶盤)、指標、把的(調時間的,也叫按的)、令(部分表種要求)。
手錶工作原理,手錶是用來指示時間的一種精密儀器,該儀器的原理是利用一個週期恆定的、持續振動的振動系統作為標準。如果知道了振動系統完成一手錶次全振動所需要的時間(振動週期),並計算出振動次數,那麼,振動這麼多次之後所經歷的時間就等於振動週期乘以振動次數。即時間=振動週期×振動次數
擺軸遊絲機械手錶採用擺輪遊絲作為振動系統,擺輪1固定在擺軸2上,擺軸的上、下軸頸被套在軸承裡,可圍繞軸承旋轉。遊絲部件3的一端固定在擺軸上,另一端被固定在夾板上。由於遊絲的彈性變形使擺輪的運動由轉動變成往復運動。擺輪遊絲系統在擺動時受到軸承的摩擦力、空氣阻力及遊絲的內摩擦等運動阻力手錶的影響,擺動的幅度(振幅)將逐漸衰減,最後直至停止不動。為了使其不衰減地持續振動,就必須定期地給擺輪遊絲系統補充能量,也就是說,手錶中一定要有一個能源裝置。將能量週期性地補充給振動系統是通過一個特殊的機構一一擒縱機構來實現的。擒縱機構還同時用來計算擺輪遊絲系統的振動次數。所以,擺輪遊絲系統和擒縱機構是機械手錶的關鍵裝置。

手錶男士機械錶,或稱為腕錶,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顯示時間的儀器。 手錶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膠、尼龍布、不鏽鋼等材料,製成錶帶,顯示時間的“表頭”束在手腕上哦

展示男士機械錶手錶 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 第2張

歷史發展
從19世紀中期有人將計時掛錶裝上皮帶,戴在手腕上使用開始,逐步改進、縮小體形、美化樣式,發展成為手錶。
世界上的第一隻手錶是於1868年由百達翡麗製造給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但這種形式的鐘表,在當時並不流行。
在1904年,經營珠寶的法國商人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接到飛行員好友亞伯託·桑托斯·杜蒙的投訴: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錶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協助解決這個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時間。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將懷錶綁在手上的方法,以解決好友的難題。而這種綁在手上的懷錶,就是現今的手錶。
1911年卡地亞正式將這種形式的鐘表商業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錶。自此以後,手錶便開始普及。

手錶男士機械錶,或稱為腕錶,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顯示時間的儀器。 手錶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膠、尼龍布、不鏽鋼等材料,製成錶帶,顯示時間的“表頭”束在手腕上哦

展示男士機械錶手錶 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 第3張

經歷一個世紀的改進,1967年瑞士人首度將石英鐘做成石英錶,手錶之後也由手動/自動上發條的形式,發展到用石英、電子等動力顯示時間,並混合了較為簡單的其他功能,例如計時、月相、量度脈搏等;現代手錶手錶增加了更多複雜的功能,如:電子手帳、MP3、手機等形式。而部分手表亦同時變成了手飾的一種,重點已不在顯示時間,而在於其設計、品牌、材質(如貴金屬及鑽石)等特徵上。
發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軍方意識到“免手提”腕錶的重要性,這才啟發了一般民眾對手戴腕錶的熱切需求。1926年,發明了第一塊自行上弦的腕錶,從1960年起,傳統的圓形表樣普遍受到民眾的喜歡。瑞士對腕錶的進一步改進,就是把懷錶所具有的計時、日曆、陀飛輪及自動發條裝置加以微型化,而裝設於腕錶上。1952年在美國、法國和瑞士各生產出一塊電子錶。1967年,納沙泰爾的電子鐘錶中心開發出第一塊石英手腕錶,並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開始大量生產。自此,新的技術開始快速開發,不同品牌的手腕錶也開始迅速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