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再善良, 也別在這2種事上發善心, 小心福報, 會慢慢溜走

來源:時尚少女範 1.36W

生活中常聽見有人抱怨:為什麼我幫了他,他不領情就算了,還要反過來傷害我呢?這是因為,你從一開始就幫錯了人。

一個人再善良, 也別在這2種事上發善心, 小心福報, 會慢慢溜走

生活中常聽見有人抱怨:為什麼我幫了他,他不領情就算了,還要反過來傷害我呢?這是因為,你從一開始就幫錯了人。

正如作家張子凡說的:“我笑你偏聽偏信優柔寡斷,我還笑你忘恩負義不知好歹,我更笑我自己識人不明。”

人生在世,滿懷善心,助人為樂的事情常有發生,但卻並不是每個被幫助過的人都會對你心懷感激。有些人就像農夫與蛇一樣,不懂感恩,還反咬一口,給你帶來傷害和損失。

所以說,一個人再善良,也別亂發善心。尤其是在這2件事上,不僅不能積福,反而會讓自己的福報慢慢溜走。

01不渡無緣之人

佛家常講普渡眾生,但又說佛度有緣人。很多人便覺得兩者之間有矛盾,既然是普度眾生,為什麼又不渡無緣之人呢?

在開解答案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則經典的佛教故事:

一位虔誠的信徒在遇到水災後,便爬到屋頂上避難。眼看洪水漸漸上漲,就要淹到腳下了時,信徒急忙禱告:“大慈大悲的佛祖快來救我啊!”

不一會兒,便有人劃了一條獨木舟來救信徒。但信徒卻拒絕了,堅持說:“我不要你來救,佛祖會來救我的。”於是那人駕著獨木舟走了。

然而,大水還在繼續上漲,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著急,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這時,又來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他時,他又拒絕了,並且說道:“我不喜歡這艘船,佛祖會來救我的。”

一個人再善良, 也別在這2種事上發善心, 小心福報, 會慢慢溜走 第2張

那條小船隻好拋下信徒開遠了。沒一會兒,水已經漲到了胸部,信徒繼續大聲地向佛祖禱告著。可是,隨著洪水的上漲,信徒已經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時,一位禪師駕船趕來救起了他。得救的信徒向禪師抱怨:“我對佛是如此虔誠,但是佛祖在我遇難之時卻不來救我。”

禪師深深地嘆了口氣,說道:“你真是冤枉了佛。佛曾經幾次化作船來救你,你卻嫌這嫌那,一次次地拒絕了,看來你與佛無緣了。”

這則故事,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佛不是萬能的神仙,更不是命運的主宰者。

佛可以講法,為你提供幫助。但如果你執念太深,不願相信佛法,也不依教奉行。那麼,佛想度也度不了。

也就是說,一個人想要脫離困境,全在自己,不在別人。就好像你生病了,卻不相信醫生的醫術,拒絕治療。再高明的醫生都無能為力。或者你想要學知識,卻不願聽老師講課,老師也不能變戲法似的,將知識變到你的腦袋裡。

持拒絕你時,你就沒必要低眉順眼,委屈自己去迎合對方了。

要知道,彼此之間能夠形成一種施助與被救助的關係,也是一種緣分。當對方執意拒絕幫助時,只能說彼此無緣,莫強求。

02不助無恩之心

一個人再善良, 也別在這2種事上發善心, 小心福報, 會慢慢溜走 第3張

有一句話叫:“知恩圖報的人,幫他是情分;忘恩負義的人,不幫是本分”。那些忘恩負義的人,毫無感恩之心。別人對他的好,就好像有人給了一塊糖,吃了之後就忘記是誰給予的了。

然而,古人有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別人幫助了自己,一定要牢記心中,並在以後的日子裡加倍報答。

只是,對於施恩的人而言,發了善心之後,並不會奢求回報。最好的報答,便是得到幫助的人,將這份善意延續,去幫助到更多的人。

比如之前媒體報道的,在長沙開了一家“好人多粉店”的下崗工人夫婦,幾年前,生活困難的他們,在街坊鄰居的鼓勵和資助下開起了這家粉店,通過努力逐漸過上了好日子。

為了報答社會,夫婦倆常年為孤殘、低保老人和學齡前孩子免費提供米粉。並在店內設定了愛心儲存處,客人們可以在此處獻愛心,去幫助更多的人。

這對夫婦的行為,便是一種愛心傳遞,就像接力棒一樣,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回饋給社會。但當這份善意傳遞到無恩之心的人手中時,便會中斷。他們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更不會想著自己要傳承愛心,去幫助別人。

一個人再善良, 也別在這2種事上發善心, 小心福報, 會慢慢溜走 第4張

因此,一個人再善良也不能去救助一個毫無感恩之心的人,這對於美好的善心來說,是一種浪費。

綜上所述,一個人發善心是要有選擇的。要知道,無論在哪個時代,在哪裡,你的善良都很珍貴,只能給予那些懂得知恩圖報、品行端正的有緣人。而那些忘恩負義、沒有緣分之人,幫了也是白幫,甚至還弄得自己一身傷。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永珍,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