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電影導演揹負審查與輿論兩座大山

來源:時尚少女範 1.05W

不要把票房推到藝術創作的對立面,推到主流價值觀的對立面去,那就等於把我們推到觀眾的對立面一句話足以使一部電影墜入深淵、萬劫不復”馮小剛說:“你拍嚴肅的,媒體說你罵民族,揭民族傷疤;你要拍娛樂的,又給中國電影戴上一個原罪———娛樂至上,娛樂至死。

馮小剛:電影導演揹負審查與輿論兩座大山

馮小剛委員帶著發言稿,但經常脫稿 新文化報特派北京記者 邢程 攝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導演馮小剛可能是政協委員裡最難啃的“硬骨頭”。在4日的首次小組討論會上,這位“大腕”走出會場兩三次,但任憑記者怎麼問,他都一言不發。見此情景,記者互相安慰———不是提問沒水平,只是馮導嘴太嚴。可在昨天下午的小組討論會上,他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對電影審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讓所有記者改變了印象。

“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啟用中國演員和導演,甚至推出中國特供版。但我們呢?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不要把票房推到藝術創作的對立面,推到主流價值觀的對立面去,那就等於把我們推到觀眾的對立面一句話足以使一部電影墜入深淵、萬劫不復”

談競爭

中國電影危機意識淡薄

馮小剛是在成龍委員發言後,把話筒拿起來的。他首先提到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美國電影在世界的佔有率。“即使歐洲電影有保護政策,美國電影的佔有率仍然非常高。以法國電影為例,他們將文化多樣化、文化義賣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美國電影在法國電影市場的佔有率仍然超過50%;俄羅斯是老牌電影強國,即使這些年普京親自出馬,要振興俄羅斯電影,但是本土電影的市場佔有率仍然徘徊在15%左右。”馮小剛說,好萊塢自我更新、自我革命的能力非常強。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們就對電影進行升級改造,讓市場適應全球觀眾對電影需求的變化,稱之為“新好萊塢運動”,中國電影人把它稱之為“超人運動”。首先是從人類的現實狀態到想象狀態的敘述革命,然後配套技術更新,在視覺上升級到3D等等,來和內容相配套。

“在好萊塢橫行全球市場的這種情況下,我們中國的電影情況什麼樣?2003年,中國電影全年票房僅有10億元。不足北美電影市場的1%。到2013年增長到217億元人民幣。已經相當於北美市場的1/3了。緊接著我們又超過日本,變成除美國之外的第二個票房大國。這種增長速度在世界電影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剛剛還拿著一沓發言稿的馮小剛開始脫稿,“所以好萊塢馬上意識到這點,和中國電影合作拍片。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啟用中國演員和導演,甚至推出中國特供版。但我們呢?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馮小剛對中國電影的危機意識淡薄提出了批評。 “2017年中美有一輪關於電影的談判,又會進一步向好萊塢開放市場,留給中國電影人的時間很少了。儘管剛才成龍發言說去年我們在217億的總數裡,中國電影占了117億,份額上超過美國。但是我覺得在為這種數字自豪感歡欣鼓舞的同時,應該深刻意識到我們的危機。”

談電影審查

《集結號》等三部電影是僥倖過關

面對現狀,中國電影該怎麼挑戰好萊塢?馮小剛提到了一個關鍵的話題———“審查”。“我舉一個例子,我拍的《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其實都是僥倖過關的。比如說《集結號》,當時被冠以什麼樣一個罪狀呢?叫‘炮灰論’。”

說到這兒,馮小剛還特意跟成龍解釋了一句,“成龍你可能不太知道‘炮灰’這個詞,這是說在戰爭中做出犧牲和有堅守的這樣一批人。但不是完全從正面解讀,而是說這是宣揚炮灰論,要是這樣批判一個東西,這部電影是可以不通過的。” “事實上,當時電影的通過承受了很大的風險。在我們的審查體系裡,只要有一個人找出來‘帽子’,可能所有人都不敢承擔。‘我為什麼要為你承擔這個?’”馮小剛說,“負責電影審查的人,愛國熱情、政治覺悟、對藝術的判斷力,就一定比電影導演高嗎?我看不見得。‘某位審查的負責人說這個片子總體來說是消極的,不是正能量’,就這樣一句話,足以使一部電影墜入深淵、萬劫不復。媒體諷刺說《集結號》裡組織不可靠,就是這麼來的。”

談輿論

希望媒體不要給電影戴“帽子”

馮小剛認為,中國電影導演揹負著兩座大山,一座是審查大山,另外一座就是輿論大山。

“有時候審查通過了,輿論不通過,輿論比審查還嚴。”馮小剛拿《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舉例,“輿論給你戴一個什麼帽子?‘揭民族傷疤’,這個帽子可不小,用民族苦難去賺錢。輿論經常是這樣,要不就鼓動你說審查的事兒。今天好多媒體記者特別‘熱心’地問我,這回你說不說審查的事兒。我特別懷疑他們是否真的是為中國電影導演著急。他們是覺得看熱鬧不怕事大。”

說到此處,在場的委員和記者們都被“馮氏幽默”逗樂了。“中國電影導演一方面要絞盡腦汁兒去應付審查,把一些太出鋒芒的臺詞(規避掉)。審查的人說:‘咱們都不容易,過了吧,但是這段改一改。’往往改掉的都是創作上我們覺得最精貴的東西。創作其實最可貴的就是鋒芒。”馮小剛說:“我們大家都常說,電影是一杯酒,不應該是一杯水、一杯果汁。把電影裡的內容當成葡萄、橘子、橙子,造成橙汁就行了,千萬別釀成酒,釀成酒就容易惹麻煩。現在審查一個片子他會馬上想,媒體輿論會給你戴什麼帽子,打一個什麼招牌,領導問下來,咱好有個底兒。”

談票房

軟實力的背後必須有硬數字

馮小剛的直言,讓坐在旁邊的張國立委員頻頻點頭。

馮小剛說:“你拍嚴肅的,媒體說你罵民族,揭民族傷疤;你要拍娛樂的,又給中國電影戴上一個原罪———娛樂至上,娛樂至死。怎麼走你都不對。”

“所以我在說審查的時候,務必要結合輿論環境一起說,不是隻有審查有問題。一方面媒體為票房歡呼,轉過身來就會丟擲一篇中國電影‘高票房難掩腎虛’。”馮小剛再次舉例,“《一九四二》的時候,所有人都為徐崢導演那個喜劇(《泰囧》)歡呼,把《一九四二》打得落花流水。這個時候呢,好像是為了票房歡呼,不說嚴肅電影,《一九四二》能賣到4億票房,就已經是文藝片裡最好的了。話說回來,如果《一九四二》賣10億票房,一定是《一九四二》的價值觀出現問題,嚴肅反思的東西出了問題,成了娛樂片。”在前一天的小組討論中,韓美林等委員曾提出“文化只能姓文,不能姓錢”。對此馮小剛提出自己的見解:“在中國電影迎接好萊塢挑戰的時候,昨天很多委員說不要把這個藝術推到市場上去,對有一些藝術門類確實是這樣的,但對電影來說,還必須得推到市場上,必須要完成自我造血的功能,才能生存下去。否則的話,讓國家把電影都養起來,那市場全部被好萊塢佔去了。所以電影必須在市場上搏擊、去經歷,否則的話,你也沒出息。而且不要把票房推到藝術創作的對立面,推到主流價值觀的對立面去,那就等於把我們推到觀眾的對立面。客觀地說,我認為這個票房背後就是觀眾的選擇,數字背後是無窮的內容。我們說要增加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但軟實力的背後必須有硬的數字。沒有這硬的數字,這軟實力就變成了無窮的想象,就是軟了。”

談解放

審查部門應學習領會簡政放權

也許是之前意猶未盡,馮小剛又把話題轉回到電影審查。他表示,希望能給中國電影題材上解放一點手腳,要相信中國電影導演絕大部分都是非常有愛國情懷、有責任心的,別在藝術上審查導演如何去改了,因為藝術上是文責自負。“比如說,最近劉震雲寫了一本長篇小說《我不是潘金蓮》。可能在座有的委員看過了,我特別推薦,寫得非常地好看,有懸念,也深刻。我想把它拍成電影。但是審查部門就會說,‘這個是不是有點敏感?’這是審查部門經常說的一句話,放之四海,適用於任何影片。”

“這敏感是好還是不好啊?創作不是就要敏感嗎?把觸角伸到社會裡,汲取社會、生活的營養。敏感是好詞啊。但同時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作品‘有點兒敏感’的時候,在通過上風險很大。”馮小剛希望電影審查部門不要每次都讓導演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總理報告裡頭,‘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這話我喜歡。作為電影局,政府審查的一級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我們電影是兩次審查,頭一次是劇本的審查立項,通過之後可以投資拍了,拍完了再來一次完成片的審查,我覺得應該簡化。誰也不會拿著真金白銀去玩懸的,去成心挑戰觀眾的道德底線。自己的影片淨下線,這樣的話投資電影會賠得血本無歸的。另一個方面是輿論審查環境,希望媒體不要幹雪上加霜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