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關雲長》兵器考 幾大兵器盤點(圖)

來源:時尚少女範 1.15W

《關雲長》的創作藍本是《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章節,其中涉及兵器頗多,六將及其部眾的兵刃、主角關羽、曹操的兵刃等等,在下逐一開說。青龍偃月刀一類的長杆大刀需要雙手握持劈砍,是典型的步戰兵刃。

電影《關雲長》兵器考 幾大兵器盤點(圖)

《關雲長》曹操版海報

文:半江湖人

一年前,在下受甄子丹先生之邀,為電影《關雲長》兵器把關,“關”是否把到先不論,為這份差事,在下倒是頗下了些工夫,如今影片已上畫,在下也該總結一二。才疏學淺,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

《關雲長》的創作藍本是《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章節,其中涉及兵器頗多,六將及其部眾的兵刃、主角關羽、曹操的兵刃等等,在下逐一開說。

1、丈八矛 東嶺關 孔秀

明代茅元儀所著《武備志》中有這樣一句話,“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槍、矛、槊(矟)是同一種兵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稱謂。甭管稱謂怎麼變化,這玩意兒在冷兵器戰爭史從未被淘汰過,甭管車戰、騎戰、步戰,這玩意兒總是能派上用場,所以它是百兵之王。漢末三國的時候,人們習慣稱呼它為“矛”。

矛構造簡單,矛頭、杆、尾鐏,後期還有纓(被稱為槍的時候)。特別值得一說的是尾鐏,金屬製成,戰場上若矛頭損壞,尾鐏可以代為作戰,所以武術訓練中的矛或者槍並沒有尾鐏,因為它永遠不會用於戰場。纓子又被稱為血擋,顧名思義防止血流到握持的手上,導致矛脫手。

矛因為步戰、騎戰的不同其長度也自然不同,《考工記》中建議長度不宜超過身高三倍,明末著名武術家吳殳在其著作《手臂錄》中介紹過310公分——768公分的不同長度的矛。

歷史上使用矛或槍的名將頗多,五代王彥章、唐朝尉遲敬德、明代秦良玉都是個中高手,秦良玉的部隊更被稱為“白桿兵”,就是因為他們使用白蠟杆作為矛杆。

東嶺關的孔秀用長矛是最為合理的兵刃,但他還是敗在了不合理且杜撰出來的大刀之下(且聽後文分解),當然,原因不僅僅在於對手兵器是大刀,而是對手的身份是主角,是關羽。

圖為矛

2、刀·盾 洛陽城 韓福 孟坦

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劍錄》中記載“蜀主劉備,處所有令,稱元造刀五萬口,皆連環及刃口”,又“吳王孫權,以黃武五年,採武昌銅鐵,作千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銅越炭作之。”蜀國動輒造刀五萬,吳國劍、刀製作比例為1:10,已經足以證明此時環首直刀是近戰最主要的兵刃。

再看《史記》中的一段文字“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文中詳細描述了樊噲闖鴻門宴救駕劉邦的過程,其中“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則是樊噲如何使用盾來進攻。盾當然是防護器具,但其依然有攻擊效能。

無論是上述樊噲執盾勇闖鴻門,還是後世戚繼光《紀效新書》中關於藤牌刀的大篇幅講解,都說明刀與盾的組合歷來是軍中重要武藝形式。洛陽城中,聶遠飾演的韓福及其部眾無一人能抵得住關雲長的神勇,單兵與之對抗無疑以卵擊石,但有盾牌保護,自然能一定程度上消減關二爺的殺傷,同時右手的環首刀又能伺機進攻,而將刀盾組合列陣圍攻關羽,自然能佔據更大優勢。如此說來,韓福此戰是盤算過後的明智之舉,只可惜,關羽是本片主角,再大的優勢也不會被幹掉。

圖為環首刀

3、飛鎚 汜水縣衙 卞喜

《三國演義》中汜水關守將卞喜的兵器是飛鎚,這個設計很是合乎情理,卞喜出身黃巾亂黨,所以他的兵器不應該是劍、矛等官制器具,飛鎚拙樸的形制也頗符合角色的草莽形象。

宋《武經總要》對飛鎚的解釋是:“飛鎚即流星鎚也,鎚有二,前者為之正鎚,後而手中提者為之救命鎚。”這種繩索(或鎖鏈)兩端均栓掛鎚頭的通常又被稱為雙流星,單鎚者則為單流星。

飛鎚的起源有不同說法,有說法遠古狩獵工具流星索的變異,也有可能是連枷棍與鎚或狼牙棒的嫁接結果。但其大量出現的年代是宋,正是甲冑最為發達以至於刀槍難以刺穿的時代,打擊類兵器也在此時一度稱為近戰主角兒,從結構上看,飛鎚既有連枷棍的打擊軌跡莫測和狼牙棒的勢大力沉優勢,所以第二種說法應該更為合理。

運用上,飛鎚既可以圓形掄砸又能夠直線拋射,運動軌跡詭譎莫測,且能夠調節繩索長度而控制攻擊範圍,因此民間武術多把飛鎚歸為暗器之列。

圖流星錘 連枷棍 狼牙棒

4、長劍 滎陽關 王植

漢末三國時期,劍已經不是近戰主力兵器了,它的地位已經被環首直刀代替。漢末的戰場戰車已經很少見,騎兵作為當時最重要的兵種必然要配備最科學的兵器,顯然長劍並不適合騎戰。首先,雙手長劍不適於單手馬上握持劈殺,劍的長柄是個累贅;其次,短一些的劍技法上以刺為主,顯然也不適合馬上居高臨下的劈砍;再次,劍用於劈砍容易折斷,但製作上卻費時費力費工。所以,劍本身的禮儀、文化屬性已經遠遠高於其實戰屬性。

王學兵飾演了一位書生王植,王植當然不是高手,他更不會選擇合適的兵器,他用劍的唯一原因就是他的身份——書生,書生就得用最有品位的兵器,劍是不二之選。

王植的劍是一柄雙手長劍,“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屈原)中的長鋏就是這種雙手長劍。為了能夠應對關羽的長杆大刀,更是為其增加長度,也因此在劍身上做了特別處理,漢末劍體為鋼鐵製造,劍身橫截面多為四面體,但劍身的加長卻讓四面劍身容易折斷,故劍身為八面體,保證了劍身的堅固。同時,八面劍體也有青銅古風,符合王植這位書呆子的懷古情結。

雙手長劍在技法上也不同於單手劍,後者輕巧,以刺、削為主要進擊手段,但長劍由於重量、長度原因必須由雙手握持,所以當然是以劈、砍、撩等大幅度技法為宜。《關雲長》涿州拍攝現場,動作指導甄子丹就這個問題與在下探討,在下將以上資訊告知後,甄子丹也表示“我也特別討厭那種薄薄的劍,舞動起來噼裡啪啦的,這東西根本就不能打。”

劍的佩戴一直是中國電影的硬傷,中國劍的佩戴主要有兩種,晉朝以前王彘式佩劍,晉以後為懸掛腰側。目前的中國電影中,以晉朝以前為背景的電影中幾乎全部佩劍錯誤,比如《孔子》、《荊軻刺秦王》、《英雄》等等不一而足。

圖為佩劍,王植長劍

5、弩 黃河渡口 秦琪

無論刀槍劍戟十幾般甚至幾十般兵刃,在戰場上都要排在弓弩之下,弓弩等遠射兵器,在冷兵器戰場上永遠都是NO.1!弓弩屬遠射兵器,其作戰距離在冷兵器中佔據絕對優勢,矛矟再鋒利也需要近距離才能殺敵,但弓弩兵卻可以斃敵於百步之外。

弩又是弓的升級版。弓瞄準的時候要同時蓄力,但弩則將蓄力與瞄準改為兩步驟,射手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於準確射中目標。少年秦琪用弓,等到伏擊關羽時就換為弩,秦琪很懂得因地、因時制宜。

另,傳說蜀漢丞相諸葛亮曾發明連弩,後世稱之為諸葛連弩,可惜未有實物見於世。

圖為東漢弩機

6、倚天劍 漢丞相 曹操

《三國演義》中提到,曹操有兩柄寶劍,一為倚天,一為青釭。青釭劍由夏侯恩揹負,長阪坡時遇到趙雲,趙雲殺將奪劍,從此曹操只剩下一把隨身佩戴的倚天劍。

《古今刀劍錄》記載“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於幽谷得一劍,長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銘曰孟德,王常服之。”或許這就是倚天劍的原型,據說根據宋玉那句“拔長劍兮倚長天”而命名。

倚天劍乃曹操自佩,高居丞相之位的曹操自然不需要親自上陣殺敵,因此倚天劍更是身份的象徵,其實戰屬性基本可以忽略。倚天劍形制、裝具基本等同於漢劍,劍體材質為鋼鐵。

(曹操殺呂伯奢全家、夢中殺人可是用此劍?)

圖為佩劍

7、刀RO 矛 關羽

關雲長當然應該用青龍偃月刀,不用這玩意兒,觀眾不同意!但是歷史上真實的關雲長卻不知道青龍偃月刀是何物!

“青龍偃月刀”是“掩月刀”的訛稱,迄今尚沒有證據證明其在三國年間已經出現。“掩月刀”或“偃月刀”最早見於《武經總要》,該書是北宋仁宗朝官修的一部綜合性軍事著作,編篡者為曾公亮、丁度,書中大量篇幅介紹當朝與宋前歷代冷熱兵器的型制與功用。書中載有八種刀,除手刀、戟刀外均為長杆劈砍型大刀,其中屈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在型制上又是掩月刀的精簡實戰版,換言之,掩月刀造型華麗但笨重,且製作成本高,只能“以之操習示雄不可施於陣也”,因此,在儀仗、演武甚至後世武舉膂力考核專案經常會見到掩月刀,真正的戰場上卻少見它的蹤影。

青龍偃月刀一類的長杆大刀需要雙手握持劈砍,是典型的步戰兵刃。從尚存的宋、明偃月刀實物來看,其杆、刃總長在250CM左右,這個長度顯然不適合馬上作戰,另,關羽生活的年代是漢末三國,其時馬鞍馬鐙尚是雛形,馬鐙也只有單側,僅為上馬器具而已,完全不能起到騎乘後協助平衡的作用,如果再放棄持韁的雙手來握刀,能否穩坐都是個大問題了,在急速奔跑中很可能會墮馬,何談持刀殺敵!關羽是騎將而非步將,所以,即使三國時期已經產生了青龍偃月刀,他也用不了!

那麼關羽的兵刃是什麼呢?從史書《三國志》中,我們可以尋覓出些許線索。《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載:“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作者陳壽在這段文字中用了兩個重要的字——“刺”和“斬”。

刺,《說文》釋義是“刺,直傷也”。也就是說,關羽第一個動作是直線型進攻,其兵器鋒刃是穿刺進入顏良的軀體,導致其落馬,使用這種進攻動作最為合理的兵刃是直兵或刺兵。三國年間的馬上長桿直兵或刺兵主要有矛、矟和少量的鈹、鎩,這幾種兵器屬於統一類別,只是由於刃、杆連結方式不同和長度不一而有了各自的稱謂,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關羽擊殺顏良的兵器是矛、矟!

斬,《說文》的解釋是“截”,《釋名》為“斫頭曰斬”。文中的意思是梟首,過去敵人首級是立功的憑證,但用矛、矟砍掉首級當然不太容易,所以梟首用的是腰間佩戴的環首刀。

圖為偃月刀

兵器只是電影的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很小,兵器正確與否,似乎不影響觀影效果,但作為電影工作者,總是希望電影的每個細節都盡善盡美,尤其是看到好萊塢歷史題材電影對細節考證的嚴謹態度,唯如此,所謂中國電影工業只發展才不再是一句空話。

半江湖人()《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關雲長》兵器指導《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武術指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