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掀起股青春懷舊的熱潮 遭批“為賦新詞強說愁”

來源:時尚少女範 3.1W

《匆匆那年》又掀起了一股青春懷舊的熱潮。不過,日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該片和當下的很多青春片一樣過分關注個人的小悲歡和小離合,將青春訴諸為單一的“懷舊”。

匆匆那年掀起股青春懷舊的熱潮 遭批“為賦新詞強說愁”

電影《匆匆那年》又掀起了一股青春懷舊的熱潮。不過,日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該片和當下的很多青春片一樣過分關注個人的小悲歡和小離合,將青春訴諸為單一的“懷舊”,視野有限氣象卑弱,更像是對現實有意無意的逃避,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
由張一白執導,彭于晏、倪妮、鄭愷、魏晨等主演,改編自九夜茴同名小說的電影《匆匆那年》,上映半個月即收穫5億元的票房,掀起了又一股青春懷舊的熱潮。不過,日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該片和當下的很多青春片一樣過分關注個人的小悲歡和小離合,將青春訴諸為單一的“懷舊”,視野有限氣象卑弱,更像是對現實有意無意的逃避,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
電影《匆匆那年》以方茴和陳尋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描述了80後的情感與生活歷程,展現了陽光少年陳尋、痴心女孩方茴、溫情暖男喬燃、純情備胎趙燁、豪放女神林嘉茉這群死黨跨越十五年的青春、記憶與友情

《匆匆那年》又掀起了一股青春懷舊的熱潮。不過,日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該片和當下的很多青春片一樣過分關注個人的小悲歡和小離合,將青春訴諸為單一的“懷舊”。


《人民日報》在評論中認為,近年來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後會無期》、《匆匆那年》為代表的青春題材影片,在反映80、90後喜怒哀樂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評論認為,相比於20世紀青春故事往往與民族和國家的革命、歷史等巨集大敘事聯絡起來,當下的青春片的關注點主要是愛情、友情、升學、工作,面對的最通常問題是個人的小悲歡和小離合,比如《匆匆那年》中陳尋為方茴所做的最大犧牲是大學聯考時主動放棄了13分的大題,以求兩人能上同一所大學。

《匆匆那年》又掀起了一股青春懷舊的熱潮。不過,日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該片和當下的很多青春片一樣過分關注個人的小悲歡和小離合,將青春訴諸為單一的“懷舊”。


評論指出,當下的國產青春片幾乎都訴諸單一的“懷舊”,整體特徵是缺少時代的激勵和激盪,更像是一種對現實有意無意的逃避,比如《致青春》對90年代大學校園的追憶,《匆匆那年》對2000年前後中學校園的唯美展現,都是力圖喚醒觀眾對逝去青春年華的懷念,但剛剛成年或者進入中年的青春回想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他們還沒有真正變老,已經在唱著‘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曲。”評論認為,當下的青春片,無論從題材還是視野上,都非常有限,氣象明顯卑弱,反問“稚嫩、無辜的面孔下為什麼會隱藏著這顆蒼老的心靈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