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輯師雪美蓮:傳達導演無法言說的意圖

來源:時尚少女範 2.91W

在侯麥的光環下,昨天的講座來了一百來號人,擠滿了講座現場,大多是南京與各地慕名而來的影迷。在講座之前,雪美蓮還在南京藝術學院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客座教學,不僅給學生分析影片,還手把手地對學生拍攝的短片進行一對一的指導。

剪輯師雪美蓮:傳達導演無法言說的意圖

著名剪輯師雪美蓮(Mary Stephen)

早報綜合報道

黑衣、黑短髮,圍著一條波西米亞風格的圍巾,年過半百的雪美蓮(Mary Stephen)的著裝似乎與她的剪輯風格相當呼應——簡約而不失情致。

昨日下午,這位已故新浪潮大師埃裡克·侯麥(Eric Rohmer)的御用剪輯師在南京法語聯盟組織的“從法國新浪潮到中國電影:一段奇特的旅程”的講座中,從剪輯的角度講述她所理解的侯麥,並現場分析了侯麥名作《秋天的故事》段落。

“侯麥最大的特點是精確”

2001年,威尼斯電影節授予侯麥終身成就金獅獎,讚譽他的作品“在記錄時代的社會意義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是“直面自我,在市場經濟壓力和美學風格變幻中卓爾不群”的電影大師。

在侯麥的光環下,昨天的講座來了一百來號人,擠滿了講座現場,大多是南京與各地慕名而來的影迷。

與聽眾一見面,雪美蓮便向大家揭露了大師侯麥的一個“短處”——講座開始時,放PPT的裝置出了故障,雪美蓮幽默地化解尷尬:“侯麥是一個對現代高科技非常感興趣的人,但是他拍電影的時候,幾乎對從攝影到錄音的一切技術都一無所知。”

雪美蓮與侯麥的合作要追溯到1980年代。香港出生的雪美蓮年輕時隨家人移民加拿大,接觸到更多的藝術電影之後,雪美蓮帶著一腔熱情到以藝術電影聞名的法國學習電影。在為自己的一部短片尋找預算時,雪美蓮機緣巧合地開始為侯麥擔任剪輯工作,直到2006年完成侯麥最後的電影《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

與雪美蓮相遇時,侯麥已經憑藉《慕德家的一夜》(1969)、“道德故事”系列(1962-1972)等影片成為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中“最棒的一個”(法國導演特呂弗語)!遇到雪美蓮之後,侯麥的幾乎所有作品都由雪美蓮操刀,其中就有著名的《綠光》(1986,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和“四季故事”系列。“侯麥當時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不是一個大學裡經常看到的電影理論家,而是一個經驗派。”雪美蓮回憶起自己加入侯麥那家庭作坊式的電影團隊時說。

昨天的講座中,有觀眾提問:“侯麥的影片有那麼多對話場面和巨多的臺詞,對於剪輯來說,是不是難以有發揮的空間?”

雪美蓮微笑著表示否認,在她看來,儘管侯麥的電影頗多臺詞,但這些對話場面並不是生硬簡單的“正反打”,而是充滿情緒,對剪輯節奏與畫面取捨的要求非常高,“侯麥在寫劇本的時候就知道他要的是什麼,他的影片風格中最大的特點就是精確。”

“剪輯的功勞常被忽略”

跟隨侯麥多年的雪美蓮,昨天將自己對於剪輯藝術的領悟與聽眾分享,“剪輯師的使命就是將導演無法用語言描述的要求傳達出來”,因此,剪輯在雪美蓮的觀念裡分兩種,一種是技術化的剪輯,一種是有創造性的剪輯,剪輯師自己的創造力必須參與到影片的表達中來。

她還以自己參與剪輯的一部中國紀錄片為例,說明將戲劇化的劇情片剪輯手法運用到紀錄片剪輯中的好處,“大家看到的成片裡,拍攝物件對著鏡頭大喊大叫,反感自己丑陋的一面被拍攝進去,導演原先把這一段去掉了,而我堅持把它用上。”這一場面為紀錄片增加了衝突和真實感。

雪美蓮還向聽眾“抱怨”道,剪輯師的功勞往往被忽略了,“因為觀眾只看到了影片最後樣子,而沒有看到那些原始的素材,不知道被保留的和被剪去的到底是什麼。”而這一過程恰恰是剪輯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

在講座之前,雪美蓮還在南京藝術學院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客座教學,不僅給學生分析影片,還手把手地對學生拍攝的短片進行一對一的指導。

(讀者周晗對本文亦有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