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仍在原文 作者是誰

來源:時尚少女範 3W
花落春仍在原文 作者是誰

1、穀雨,春天的尾巴,距離盛夏,只隔著一簾幽雨。回望整個春天,桃花、杏花、櫻花、梨花、海棠花,它們開過又凋謝了,在春日的暖陽中綻放過自己。暮春時節,天地逐漸被一片綠意蔥蘢統治。“應是綠肥紅瘦”,一位數百年前的詩人如此喟嘆春的消逝。相比現代人,古人對於時節的推移更為敏感。花開的時候,他們賞花、詠花,花謝的時候,他們惜花、嘆花。甚至在科舉考試中,他們也將感喟時節的文人情緒作為考試的題目。晚清的一次科舉考試中,某主考官的命題就是“淡煙疏雨落花天”。其中有一個考生,別出蹊徑,寫出了這樣兩句,“花落春仍在,天時尚豔陽”,博得了主考官的青睞。這個主考官很有名,直到今天,他依然是許多人的人生導師,他叫曾國藩。這個考生也很有名,但他有一個也很有名的曾孫,俞平伯;以及一個更有的學生,章太炎。我說的這個考生是俞樾。大約也是在一個春日,俞樾走進了繁華的帝都。他是來參加科舉殿試的。帝都的春日不像俞樾的家鄉江南那麼美。江南的這個時節,草長鶯飛、疏淡煙,一派旖旎景象,陌上有美人結伴踏青,有士子登山臨水。而三月的帝都,春寒料峭,大風吹起塵土迷住行人眼睛,天地間一片灰頭土臉。但年輕的俞樾依然被帝都的氣象吸引了。他眼中的帝都,巨集偉而莊嚴,皇帝端坐在紫禁城的中心,左右著帝國的命運,各級官員則如同眾星,行走在大大小小的中樞衙門之間。這裡還有最淵博的學者,最有才的文士,那些引領整個帝國文化風氣的詩章在這裡產生,那些建構帝國意識形態的經典從這裡流出。甚至帝都普通老百姓的言談之中,都透出一股子傲慢與深邃。這都讓俞樾深深為之著迷。俞樾長出了一口氣,整了整衣衫,正了正帽子,做好了投身其中的準備,此時的俞樾,已通過了會試,下面需要面對的是保和殿複試以及隨之而來的殿試。就在複試中,他遇到了感佩一生的恩師--曾國藩。禮部複試的詩賦題目是“淡煙疏雨落花天”。這是一道典型的傷春、悲春的題目。中國傳統詩詞中傷春悲春的名句太多了,如何寫得有新意,是應試的舉子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但俞樾巧妙地避開了傷春、悲春的主調,以“花落春仍在”答卷。花雖然落了,但春天還在,春天之後又是生機勃勃的夏天,正是一年中最勃發向上的季節,何傷之有?所以下一句,他寫到“天時尚豔陽”。他的答卷得到了閱卷考官曾國藩的激賞,曾國藩贊他“他日所致,未可量也。”當時的曾國藩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正渴望有一番作為,正渴望效法歷史上那些名臣,挽救大清狂瀾於既倒。俞樾的積極進取契合了他的心態。在他的主導下,俞樾被取為保和殿複試第一名。緊接著,在殿試中,俞樾獲得了第十九名,從此,他成了帝國的一名進士,正式進入帝國的官僚階層。得中進士的俞樾進入了翰林院,先是一名庶吉士,後任編修。帝國時代的翰林院編修,不僅承擔著資料整理編校工作,而且要為皇帝起草詔書,接近權力的中心,前途不可限量,遠遠不是當今悲催的圖書編輯所比。許多朝廷大員、封疆大吏都曾做過翰林院編修。幾年之後,他出任河南學政,並任當地主考。這是一份“清貴”的工作。科舉時代的主考官不同於當今的主考官,在當時,主考官不僅掌握著學子的命運,而且與學子有名分上的師生關係。每一次考中的學子,都要在名義上拜當次的主考官為師。政治班底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此時的俞樾躊躇滿志,他想必認為自己有資格挑戰陳規了,有資格將自己的理念貫徹進帝國最重要的人才選拔考試了。所以,他顛覆了以往的命題規則。這種做法引發了考生的譁然。考生平時的應試訓練都依循的是歷年的真題,俞樾顛覆傳統的做法令大多數考生無法應對。他們覺得沒有考好是因為主考官不按常規出題。考生的譁然終於引起了俞樾政敵的注意,他的政敵藉著這個機會彈劾俞樾,一擊而中。俞樾被革職罷官。他的仕宦生涯結束了。有人說,上帝為人關上一扇門,必然會為他開啟又一扇門。俞樾在學術中找到了人生的寄託。他帶著妻兒與簡單的行李一路南下,路過蘇州市,被蘇州的山水與人情吸引。“就這裡吧。”俞樾留在了蘇州,租了一個院子,開始了他維繫後半身的授徒治學生涯。後來,他又輾轉天津、上海、杭州、德清各地任教,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中有後來名滿天下的章太炎、吳昌碩。後來,章太炎與黃季剛創立了“章黃學派”,影響了後世中國學術的治學方向,直至今日,能上攀“章黃學派”,依然是許多學院中人引以為豪的事。在他晚年,他長期居住在蘇州曲園,後來,這裡走出了另一位學者,俞平伯。在晚年,他被日本人尊稱為中國當時最有學問的人,許多日本學者拖一名日本人來到曲園,請求他為他們選編一部日本人自己的漢詩選。他還是大書法家,現在蘇州楓橋上的唐詩《楓橋夜泊》就是他臨終前不久題寫的。“花落春仍在”,俞樾的一生都與這句詩糾纏在一起,他因這句詩進入帝國的中樞,又依靠這句詩在遭受挫折時寬慰自己、勉勵自己。最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收穫了學術的一片春天。德波頓在《哲學的蘊藉》中說:“如果我們對一切挫折逆來順受的話,人類偉大的成就就不多了。我們的聰明的動力在於經常提問:現存的是否必然如此?於是而產生政治改革、科學進步、改善關係以及優秀的著作。”就如同穀雨時節,暮春花落,春天即便即將遠去,但一簾幽雨之後,我們將迎來一個生機勃發的、火熱的夏天。鄭板橋《七言詩》說:“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真是最好的時節,有最好最新的茶,色彩不濃不淡的山,新近吐翠的竹子與恰到好處的風雨。而且,穀雨時節,“牡丹吐蕊,櫻桃紅熟”。且看牡丹,且試櫻桃。

2、瞿駿,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青年研究員、歷史系副教授,英國牛津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訪問學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