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對孝的解釋有哪些 孔子有哪些對孝的解釋

來源:時尚少女範 1.19W
孔子對孝的解釋有哪些 孔子有哪些對孝的解釋

1、孔子論孝,強調敬養父母。養親就是奉養父母,保證父母物質需要的供奉,這是孔子孝道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傳統孝道最基本的含義。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養大,子女成人後應當不忘養育之恩,盡心竭力供養和照料雙親,保障父母物質生活的需要,使其安度晚年。

孔子對孝的解釋有哪些 孔子有哪些對孝的解釋

2、當然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於是,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保證父母吃飽穿暖,無飢寒之慮,固然重要,但這是連狗連馬都能做到的事。如果不敬愛父母,只是養活,單純地給吃給喝,這與狗養狗、馬養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3、因此,養親與敬親,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盡孝不單單是指對父母物質上的供養,而應是內心自然且自覺的意願,重在內心的誠敬。與此相適應,表現在外表方面,對父母應和顏悅色、恭敬親切,這是子女對父母摯愛的體現,也是孝道的第一要義。

4、孔子認為做子女的不僅要做到能敬養父母,而且要做到關心父母、溫暖父母,還應該問候請安,陪伴在父母身旁,為父母分憂解愁,這是內心的誠敬落實到生活的具體方面。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在時不能隨便遠遊,遠遊便無法侍奉父母。如果遠遊且遊蹤不定,那會讓父母牽掛、放心不下的,而孝子是不肯讓父母這樣的。

5、孝便表現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做到能陪伴在父母身旁,時刻關懷、安慰和溫暖父母。思念是指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應該時刻惦記、牽掛著父母,即孝思。關於孝思,孔子談了幾種情況。“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6、此句有兩種解釋,但是相通的:一是憂父母之疾,這是為父母擔憂;一是因疾使父母憂,那麼作為子女就應該注意身體健康,不要增加父母的憂慮。“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女,不但要對父母恭敬有禮,而且要憂年憂疾,記住他們的歲數與生日,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一方面為他們的健康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的衰老和疾病而憂懼。因此,應時刻思念和牽掛父母,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孝道的內在要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