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趙可:爵士樂教我如何聆聽 我從不寂寞

來源:時尚少女範 2.63W

見到趙可,是在北京新街口地鐵站附件的西城區文化中心,這裡是為期一週的九門爵士音樂節的演出場地。趙可:在我的理解爵士樂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音樂形式,或者音樂風格,它是一種表達方式和一種生活態度。

專訪趙可:爵士樂教我如何聆聽 我從不寂寞

趙可

9月25日電 見到趙可,是在北京新街口地鐵站附件的西城區文化中心,這裡是為期一週的九門爵士音樂節的演出場地。一檔時下火爆的電視節目,讓趙可逐漸被人們熟知,而他和另外一位爵士音樂人王韻壹的精彩表現,也開始讓更多的人成為爵士樂的追隨者。

從2005年開始,這已經是九門爵士音樂節走過的第七個年頭。“九門”取意北京舊城曾經的九座城門,以示本地傳統文化與外來的音樂藝術相融合。作為一門相對小眾的音樂形式,爵士樂在中國的被接受程度並不高。雖然本屆活動請到了很多圈內非常知名的優秀爵士樂手,但在參演的音樂人當中,對於普通樂迷來說具有最高知名度的可能還要數趙可。

事實上,在參加這檔電視節目之前,趙可早已是爵士圈裡小有名氣的音樂人。1995年,還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學生的趙可第一次接觸到了爵士樂。“我第一次聽到爵士樂是一個朋友在酒吧裡自彈自唱,”趙可回憶說,“一首《誤會》、一首《秋葉》,當時覺得挺好聽的,直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之後,趙可開始了爵士樂的學習和演出,並逐漸成為一名職業的爵士音樂人。1997年11月,趙可應邀在上海國際爵士節上與已故著名爵士女歌唱家 Betty Carter同臺演出。同年,趙可應歐洲一家著名電臺節目《La Boite de Jazz》的邀請訪問巴黎,並與當地著名的爵士樂隊合作演出,被當地報紙譽為“來自中國的男孩 Billy Holiday”。那年,趙可只有19歲。

隨後的幾年,趙可多次受邀到訪歐美演出,並與當地的爵士音樂人進行交流。2005年,趙可組建爵士樂隊——“趙可能性”,並擔任主唱。次年,“趙可能性”作為第一支在蒙特利爾爵士音樂節上演出的中國樂隊,更為難得的是,他和他的“趙可能性”樂隊受到了海外媒體及爵士音樂家的認可。

對於趙可來說,爵士樂不僅僅是一種音樂形式,或者音樂風格,更是一種表達方式和一種生活態度。“爵士音樂教會了我如何去聆聽,因為爵士音樂真的是即時即興,所以你在舞臺上你必須得要很專心的聽你四周發生的事,包括需要很專心的去體會整個臺上和臺下觀眾的氣場。”趙可說,“我覺得這個可能是在當今很多人都應該去學的是一個事,就是怎麼樣去聆聽。因為我們現在都只顧著說和做,但是很少人去聆聽。爵士樂會交給我這些,然後在從聆聽當中去知道自己究竟去該怎麼做。”

:為什麼爵士樂會給很多人一種很難聽懂的感覺?

趙可:在某些概念裡,爵士樂是很知識分子的一種音樂,或者說是更加音樂人的一種音樂,所以可能從音樂的框架和風格來說,可能要相對於其他音樂風格來說要更加複雜一些,於是可能對於不是音樂人的一些聽眾來說,會更加難去捕捉到爵士樂裡面的一些資訊。

另外,畢竟在中國爵士樂還不是很普及,所以也造成了聽眾在接受時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覺得其實,喜歡音樂的人還是能夠接受的。因為各種風格的音樂都是想通的,不管爵士、流行、搖滾、或者Funk、Hiphop、中國的還是西方的,只要是愛樂之人,都能夠通過音樂本身的最裡邊的東西,去找到去理解不同風格的方法。

同時,也是因為爵士發展到現在有了太多不同的分支。其實,一開始的Bules其實很容易聽懂,因為他就是棉花地裡的黑奴們唱的類似號子的東西。特別容易就能夠聽懂,而且朗朗上口。但是發展到後來一些作品就像算術題一樣,特別複雜。真的很難說他為什麼會發展成這個樣子,我只能說可能因為是爵士的一個走向吧。不僅僅是音樂、繪畫或者文學都一樣,從最直白的一種表達方式,都會漸漸發展到一個絞盡腦汁的狀態,都想把他越抽象化越好,越能夠模糊的表達的方式越好,這都是每個音樂人想要找的一個表達方式,但是我相信最終都會返璞歸真,即便是一些最前衛、最先鋒的爵士音樂人其實到最後,都會回到從音樂的最本真的一個東西來出發,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過程。

怎樣才能跨過這道門檻?

趙可:要從三個方面,首先音樂人自己不能太孤芳自賞。我自己也是慢慢的發現,最開始的時候會覺得,你看我學的東西玩的東西多牛啊,後來發現不能有這種思想,因為這樣你就把自己和大眾分割開了。然後就是踩好一個平衡木,一個是你自己需要堅持的一個音樂理念,一個就是所謂的大眾市場,你必須得要把這個平衡木踩好。

第二點從大環境來說,像有九門爵士節,我希望有更多的政府部門或者電臺電視臺能夠給予爵士樂更大的支援,能夠有更多的關於爵士的一些宣傳和報道,這樣才能更加普及聽眾對爵士的一個認識。

第三點就是聽眾們自己,也需要保持一顆開闊的心。其實這也是爵士樂一個特別的的特質,因為爵士樂是一個非常海納百川的音樂形態。那就同時要求聽眾有一顆海納百川的心,他才能夠接受不一樣的音響空間和音響概念。

:你是怎樣理解爵士樂的?

趙可:在我的理解爵士樂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音樂形式,或者音樂風格,它是一種表達方式和一種生活態度。爵士音樂教會了我如何去聆聽,因為爵士音樂真的是即時即興,所以你在舞臺上你必須得要很專心的聽你四周發生的事,包括需要很專心的去體會整個臺上和臺下觀眾的氣場。我覺得這個可能是在當今很多人都應該去學的是一個事,就是怎麼樣去聆聽。因為我們現在都只顧著說和做,但是很少人去聆聽。爵士樂會交給我這些,然後在從聆聽當中去知道自己究竟去該怎麼做。

:爵士樂在中國畢竟還是一個很小眾的音樂形式,那麼做爵士樂這麼久有沒有過感到過寂寞?

趙可:沒有。所以那檔節目中提到寂寞的時候,我才會說寂寞讓我如此美麗,因為我從來沒覺得自己寂寞過,因為我身邊的都是喜歡音樂的人,我自己也是在這裡邊,我覺得還是挺高興的,這也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我自己想幹的事。

我曾經在美國的一個藝術基金會待了半年,我看到了很多美國的音樂人,很棒的爵士音樂人,他們過著很清貧的生活。我問他你覺得自己這樣值嗎? 後來有一個鼓手說了一句讓我特別傷心的話。他說人就是這樣,你選擇了什麼你就得要為你的選擇堅持。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應該從一開始就知道你的選擇會給你帶來什麼,那你自己看著辦吧。

:但是我們當下的社會可能並不太接受這種理想主義。

趙可:我覺得不論是哪都不會接受這種理想主義,但不論是哪也都會有這種人的存在,也必須有這樣的一些人存在,這樣生活才能夠有一些更能沉澱的東西。雖然我會堅持我的一些音樂理念,但一些商演我也會參與。我不見得會去贊同他,但我不會排斥,因為我相信任何一些事物的存在都會有他的道理。這又要提到如何去踩好平衡木,這不僅是音樂人也是每一個藝術家都在做的一件事,甚至是每一個人都在做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