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節目收視受限 電視公益能不能有張娛樂臉

來源:時尚少女範 2.23W

在各大衛視紛紛購買海外版權,各種綜藝秀氾濫熒屏之時,湖南衛視卻把一檔公益慈善節目放上了每週四的黃金時檔。”徐帆博士認為,日前,央視出臺考評體系綜合多元化措施也證明了這一點,唯收視率論本身就是對這樣的節目型別不公平。

慈善節目收視受限 電視公益能不能有張娛樂臉

在各大衛視紛紛購買海外版權,各種綜藝秀氾濫熒屏之時,湖南衛視卻把一檔公益慈善節目放上了每週四的黃金時檔。然而,節目甫一播出,嚴肅正經的節目風格讓不少人覺得與“芒果臺”整體的綜藝風格格格不入,節目的收視率因此僅在同時段排名中位於中後。

電視公益節目叫好卻難叫座,似乎是業內共識的問題。而公益節目能不能進行娛樂化包裝,更是電視人思索的難題。太嚴肅的沒人看,太娛樂了會被罵作秀,在如此怪圈中,電視公益節目這種特殊的節目型別也在進行自己的探索。

收視受限,戲劇手段難植入

6月23日,《幫助微力量》第三期如期開播,細心的觀眾卻發現節目原本高調加盟的女主持寧遠被湖南衛視另一位當家花旦主持人王燕取代。這一變化不由讓人將其與節目不佳的收視率聯絡起來,公益慈善節目難道真的那麼難做?

“我們的收視率在同時段節目中排在中後,不過,第二期節目已經比第一期上升了5個排名。”提到敏感的收視率,欄目宣傳人員並不願透露具體排名,更強調寧遠的離開並非收視壓力所致,而是在實行衛視目前嘗試的主持輪換制度。

然而,連節目主創人員也無法迴避收視不佳的話題。《幫助微力量》製片人陳曉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承,一個純粹的公益節目的確很難兼顧收視率和公益,“儘管都是講故事,但公益節目不能做成情感節目,它更注重新聞真實性,所以在製作過程中不能灌輸戲劇思維,結果必然是觀眾愛看的衝突、矛盾、戲劇張力,全部沒有了”。

為了讓節目更好看,節目從第二期開始,嘗試將快男快女這樣的明星元素加入到節目當中,在受捐人自身故事真實性的前提下,儘量加入娛樂元素。陳曉冬也向記者透露,接下來會考慮讓更多的大牌明星加入到公益中來,希望能夠藉此拉動粉絲群體的關注度。

叫座不難,公益並非都捐款

事實上,明星參與公益的節目方式之前也有人做過嘗試,而且效果不錯。浙江衛視的《中國夢想秀》是今年浙江衛視推出的一檔公益綜藝秀。雖然有人認為這檔節目綜藝過多,也沒有在實質上幫到人,但浙江衛視副總監、節目中心主任杜昉卻認為,做公益並非一定要捐款,《夢想秀》做的是精神慈善,精神感召和承諾更能感召和鼓舞人。

“新聞視角、人文情懷、公益訴求、綜藝包裝,這4個元素合起來,就能做成一臺好的電視公益節目。”杜昉完全不反對將綜藝的元素加到公益節目中來。

然而,公眾的疑問是,《中國夢想秀》這種唱唱跳跳的節目形式,能否算是純粹的公益節目?杜昉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以前我們也走過捐款這條路,比如《我愛記歌詞》、《麥霸英雄會》,最後的愛心公益金都捐給了災區,但這種方式相對來說太單一了。其實精神的力量比物質的力量大得多,《夢想秀》給人帶來的精神鼓勵,比物質上的幫助更能感染人”。

事實上,杜昉並不贊成電視臺直接做公益,“電視這樣的公共平臺可以參與,但真正需要健全的是我們的慈善體制,而電視臺還是應該做自己專業的事情”。

專家出招,先拋開唯收視論

對此問題,業內專家認為電視公益節目完全可以拋開收視率的概念。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講師徐帆博士表示,對於公益節目可以更寬容些,不要單單從收視率來考評,而是更該從社會影響力、網路口碑和捐款數量等多元指標來考量它的成敗。“像紀錄片和公益節目這樣的嚴肅節目型別,在全球來說都是小眾節目,事實上,它在小眾群體中收視是不低的,但在中國的收視率統計方式下,不可能高到哪裡去。”徐帆博士認為,日前,央視出臺考評體系綜合多元化措施也證明了這一點,唯收視率論本身就是對這樣的節目型別不公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