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萌猴奇遇記 電影讓人深思愛護自然

來源:時尚少女範 2.06W

9月4日各大院線將上映一部名為《亞馬遜萌猴奇遇記》的3D電影,該片於2013年在法國上映,該片導演拉格貝爾他將視角投入亞馬遜熱帶雨林,歷時7年才完成拍攝。

亞馬遜萌猴奇遇記 電影讓人深思愛護自然

一場意外的空難,一隻來自馬戲團的僧帽猴奇蹟般地倖存下來,獨自走進了亞馬遜雨林,面對這個凶險而壯麗的世界,小猴開始逐漸適應自然環境,在猛獸和危險前保護自己,它穿越雨林,尋找自己熟悉的人類。而當小猴發現雨林的邊緣,人類在肆意破壞著自然環境時,它返回了雨林,並扯下了自己脖子上的項圈,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9月4日各大院線將上映一部名為《亞馬遜萌猴奇遇記》的3D電影,該片於2013年在法國上映,已經在全球超過30個國家發行。該片導演拉格貝爾曾執導《白色星球》,並在全球掀起了一陣保護北極熊的熱潮。這次,他將視角投入亞馬遜熱帶雨林,歷時7年才完成拍攝。

片中絕大部分表演由動物來完成,主演僧帽猴的表現,堪稱影帝級,尤其是利用鏡頭傳遞出的猴子心理的複雜變化極為精到。這樣的利用動物的“偽紀記錄片”拍攝手法在另一部法國電影《河狸白毛歷險記》中也有涉及。只不過與河狸比起來,猴子的一些行為和思考方式,由於物種上的近似人類,更容易被人類觀眾所理解並且感同身受。

9月4日各大院線將上映一部名為《亞馬遜萌猴奇遇記》的3D電影,該片於2013年在法國上映,該片導演拉格貝爾他將視角投入亞馬遜熱帶雨林,歷時7年才完成拍攝。

整部電影利用特殊的拍攝手法,訓練動物們完成演出,超過100種動物的參加,讓觀眾可以在短短一部電影時間內,通過3D手法立體全面的瞭解亞馬遜雨林中的景觀。電影中無處不體現製作方對於大自然的熱愛。這部充滿環保主義的電影,意圖很明確,希望利用這樣一部作品,喚起人們對於自然保護的關注以及對人類野蠻發展的擔憂。
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像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增加了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另一方面卻要求剪輯和邏輯線的水平更高。“偽紀錄片手法”的電影不乏精品,如《女巫布萊爾》、《死亡錄影》等。《亞馬遜萌猴奇遇記》故事主線相對簡單,使得影片稍顯平淡。但其出色的畫面與音樂,讓大部分觀眾在觀看這部沒有對白的電影時,並不會出現太多疲勞點。該片的音樂製作由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的音樂製作人布魯諾·谷萊操刀,因此,它的音樂感染力相當出色。

看過該片的人,恐怕都不會忘記主角猴子憤然扯下項圈的畫面,這個畫面標誌著猴子對人類破壞自然的不滿,同時也展現了猴子等野生動物們對大自然的情感。不僅如此,扯下項圈還有一層隱喻:每個人都是複雜多義的,成長就意味著要學會選擇,才能與自己和解。

9月4日各大院線將上映一部名為《亞馬遜萌猴奇遇記》的3D電影,該片於2013年在法國上映,該片導演拉格貝爾他將視角投入亞馬遜熱帶雨林,歷時7年才完成拍攝。

但除了片中扯下項圈的猴子,電影的中文譯名也急需“扯下項圈”,電影的原版名字為《Amazonia》,直接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古亞馬遜”,而在中國大陸上映的片名為《亞馬遜萌猴奇遇記》,一下子把這個原本充滿自然奇觀、新奇手法、人文關懷的片子,直接拉到與《熊出沒之雪嶺雄風》差不多的檔位。如果不是特意去了解,基本上所有人看到片名都會認為這是一部沒有擠進暑期檔的國產3D動畫,而這樣帶來的票房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奇遇記”、“歷險記”、“大冒險”已經讓人們心存疲憊,這部《亞馬遜萌猴奇遇記》的確很適合小朋友看,也會有對大自然的啟蒙作用,但這樣的片名很有可能把一些真正熱愛電影的人們擋在電影院外面。選擇這個片名的方式恐怕也是來自對某類題材固有的觀念,也許哪天動物們不再是在電影中“歷險”、“冒險”時,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才會真正的緩解吧。所以,需要摘下項圈的不僅僅是猴子,還有我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