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綠記全程教案 囚綠記全程的教案

來源:時尚少女範 1.94W
囚綠記全程教案 囚綠記全程的教案

1、匯入課文:我們的世界五彩繽紛,由於文化傳統和民族習俗的不同,每一種色彩被人們賦予不同的象徵意義。紅色象徵喜慶、吉祥、革命、成功。黃色象徵豐饒、華麗、富貴、尊崇。紫色象徵高貴、典雅、神祕、浪漫。白色象徵純潔、神聖,也象徵恐怖與死亡。那麼綠呢?綠色是植物的顏色,它是生命的讚歌。綠色是春天的象徵,代表著和平與希望。今天學習《囚綠記》,在這篇課文中,“綠”是指什麼?它的象徵意義是什麼?作者與綠是什麼關係?他又為什麼要“囚綠”?文章為什麼以“囚綠記”為題?這些都是我們要討論的。

2、先看作者的介紹。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綠”是全文描寫的物件,作者圍繞“綠”展開思路,“囚綠”是其中一個環節,請用“×綠”式動賓結構,理出本文的寫作思路,劃分文章的層次結構。喜綠(1-4)、賞綠(5-7)、囚綠(6-12)、放綠(13)、懷綠(14)

3、這篇文章是一篇狀物抒情散文,它的每一個層次的展開,都或隱或顯地表達了某種感覺、感受和感情,這種抒情的因素是伴隨著寫景狀物並貫穿課文始終的,因此要體會在不同段落裡作者情感的不同表現。下面我們在課文中找一找,在每一個環節,作者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第一部分有沒有表達作者情感因素的語句?(我懷著喜悅而滿足的心情;我便是歡喜這片綠影……;我瞥見這綠影,感覺到一種喜悅)所以第一部分怎麼概括作者的心情:喜悅。第二部分有哪些語句表達作者的情感?懷念,歡喜,快活,留戀,愛。其中哪一個詞用得最多?歡喜。其次呢?懷念。第三部分:這個部分的情感比較複雜,(學生讀,討論)既有可憐、可惜、愛撫、意的一面,又有自私、惱怒、魔唸的一面。第四部分:珍重 祝福。第五部分:懷念

5、作者情感的變化都是緣自對綠的喜愛,他對綠的囚繫也是因為要親近綠。這種對綠的喜愛是文章感情的基調。那麼作者為什麼這麼喜歡綠?課文中哪些語句可以啟發我們思考?第5段:綠色是多麼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這是從綠本身來說的,綠是生命力的象徵,是希望的象徵,是快樂的源泉。

6、那麼從作者主觀上來說,有沒有什麼原因?文中有沒有表現作者當時的處境的語句?我疲累於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的,既然如此,他就需要有精神的陪伴,需要安慰,需要有人和他交流,和他“對語文課文既然劃分為喜綠、賞綠、囚綠、放綠、懷綠五個層次,可為什麼作者給文章命名為“囚綠記”?從表現主題的角度看,“囚綠”這一層最能表現“綠”的性格特點,那就是“永遠向著陽光生長”“永不屈服於黑暗”這種執著地追求自由的精神。從時代背景方面看,當時中國已經爆發了抗日戰爭,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佔我國領土,中華民族亟需發揚常春藤的不屈服於外來壓迫的精神和勇氣。從文章內容方面看,囚綠這一層內容最豐富,綠枝條生命變化和作者心情的起伏都最複雜,表達方式也最多樣,在文章中分量最重。從結構上看,這一部分是文中的轉折,敘事有了波瀾起伏。如果只寫作者喜歡綠而無甚變化,則流於平鋪直敘。

7、在作者眼裡,綠枝條有著哪些性格特點?文章第7段,綠枝條是美好的事物,它伸開柔軟的卷鬚,舒開摺疊著的嫩葉,有著纖細的脈絡,下雨時帶著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它的綠影給人帶來喜悅和滿足,它是大自然對人的恩賜。它又有柔弱的一面,一旦失去陽光,就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惹人憐愛。它又有倔強、執著的性格,它的尖端總是朝著窗外的方向;它永遠向著陽光生長,它是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

8、這些性格特點是不是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綠枝條的特點?不是,這些特點既有現實的一面,又有作者想象和美化的一面,具有人格化的特徵,作者是把它當作人來寫的。

9、學習課文中的狀物描寫形態:柔軟的卷鬚 摺疊著的嫩葉 纖細的脈絡;動態:伸開、攀住、舒開 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顏色(變化):變青,變老

10、那麼狀物是不是目的?不是,目的是什麼?是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狀物的目的都是為了抒情。通過這種狀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對綠色之愛,對綠色的留戀。但這不是直接抒情,而是間接抒情,是寓情於景的寫法。文章中有沒有直接抒情,最集中的直接抒情在哪一段?第5段(略),這就是直抒胸臆的寫法。

11、第11段作者把不放走綠枝條歸咎於心中的“魔念”,你認為魔念指的是什麼?魔念是指作者心中自私、偏執的心理,心中如果有了魔念,就會做出違反常理的事來。有的人甚至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有魔念,我們要不斷地克服魔念,才能逐漸成長為一個純粹的人。

12、文章對成語“涸轍之鮒”“揠苗助長”的運用有什麼特點?作者將“涸轍之鮒”壓縮成“涸轍”,用來修飾“魚”,又暗含“涸轍之鮒,急謀升斗之水”的典故。“揠苗助長”本是貶義詞,在這裡用作褒義,表達了作者對常春藤生長的期盼非常急切的心情。成語活用是指根據實際需要,以成語原型為基礎而採取的變通用法。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是成語的擴充;“旁觀者未必清”“眼見未必為實”是成語的反用;當前廣告中的“默默無蚊(聞)”(某蚊香廣告)、“隨心所浴(欲)” (某熱水器廣告)等是成語的改字。但成語的任意活用會造成語言的混亂,成語更不能誤用。

13、課外練習:用擬人的手法描寫一種植物,力求寫出事物的特徵。(100字左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