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是誰的典故 十面埋伏出自什麼典故

來源:時尚少女範 1.78W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是誰的典故 十面埋伏出自什麼典故

1、十面埋伏典故:出自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重用淮陰人韓信,先後活捉魏王豹、趙王歇、燕王臧荼、齊王田廣。他被劉邦封為齊王后率30萬大軍和彭越的軍隊會師,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東南 ),他採取十面埋伏的戰術,逼使項羽在烏江自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2、公元前202年,韓信用“十面埋伏”之計,把楚霸王項羽 的10餘萬大軍重重圍困在垓下,楚營以河為屏障,堆土為營壘, 深塹拒敵。劉邦率數十萬漢軍四麵包圍,展幵決戰攻勢。漢軍 夜唱楚歌,楚卒相繼亡去,羽聞之,疑漢已得楚,帳中飲酒, 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 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愛妃虞姬深明大義,遂伏劍自刎,留下 了“霸王別姬”的千古絕唱。項羽見大勢已去,夜率800子弟 垓下突圍,敗至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遂烏江自刎, 年僅31歲。

3、因此,隨著這場大決戰的結束,“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和“霸王別姬”等成語典故也就產生並流傳下來了。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爭 的終結點,又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 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它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統一了中國,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因其規模空前,影響深遠,被列為 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戰役之一,有“東方的滑鐵盧”之譽。“垓下遺址”即古戰場遺址於1986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標籤